明朝后期,内忧外患。朝野之上皇储之争,边陲东南有海盗横行,西北有瓦剌崛起。锦衣卫周淮安虽对政治斗争毫无兴趣,但对东厂也是深恶痛绝,在师傅的劝阻下,他并未与东厂正面对抗。为保忠臣老英王唯一的儿子英观镇,他站到了东厂的对立面;后来,又为给老英王正名,成为打击东厂黑暗势力的第一反抗者;在经历了诸岛历险后,周淮安不仅提升了武功,成为受列岛势力尊敬的三十六岛岛主,也开阔了眼界,变成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一路施展毒辣手段最终登上皇位的敬王——敬皇,在大权在握后,终于明白为君之道,为老英王平反,平定叛乱,并大胆打开“海禁”,使东南沿海商贸有序,海上丝绸之路初具规模,又在西北边境开市,让古丝绸之路得到了恢复。而周淮安此时辞官归隐,与金镶玉同行,前往西北去寻找在平乱之后重开龙门客栈的邱莫言。
二战结束以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全国性的内战一触即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形势下,以李先念为首的中原军区成为举世瞩目的核心,成为战争与和平的焦点、生存与危机的漩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美国归来的《大公报》女记者梅安妮匆匆奔赴中原故乡,热情奔放的投身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进步事业,她以一个记者敏锐客观公正的独特视角,观察思考着中原将士和民族的前途,深深被李先念的大智大勇,王震的豪爽胆略、王树声的智勇果敢、任质斌的老成宽厚所吸引……一个个活生生的民族精英,以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代表着追求光明不畏艰难的民族大义和东方智慧。梅安妮亲历了大军突围前夕的惊心动魄,身不由已地陷入到与英俊潇洒的中原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唐健和白瑞克的复杂情感关系中,激情献身于唐健……国民党三十万大军压境,中原将士从战争边缘一步步踏入矛盾的漩流。在“四面封锁、粮食危机、外交谈判、心灵冲突”等种种生死考验面前,李先念以战略家的过人眼光和革命家的宽广胸怀,率中原军区五万官兵在艰难困苦的战略坚持中斗智斗勇,粉碎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妄图消灭我军的阴谋,最终被迫英勇突围,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惊涛狂澜中的中原军区各路突围部队打破敌军的追剿堵截,开创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牵制敌军对陕北、东北和华北解放区的进攻,完成了人民解放力量的重大战略转折。千古英雄血泪,抒写就“中原突围”的悲壮史诗。